7/14(四)
在北海道停留的這9天,國營瀧野鈴蘭丘陵公園是我覺得「最好玩」「最想再訪」的點。
這裡是北海道唯一的國營公園,出乎預期讓人驚喜連連,也顛覆了我對國家公園的印象。
尤其分齡、跳脫傳統設計的大型遊樂設備,讓人意猶未盡!札幌親子之旅的不二選擇。
國營瀧野鈴蘭丘陵公園腹地有400公頃,分為四大區,結合了花卉森林遊樂功能。
春天賞花賞櫻、夏天露營烤肉戲水、秋天紅葉瀑布可愛的掃叟草、冬天變身雪樂園免門票。
一年四季都好精彩,滿足各年齡的需求,絕對是不管小孩或大人都會愛上的國家公園。
從札幌出發大約50分,交通方式不難,搭地下鐵南北線到「真駒內」,轉乘滝野線106巴士。
國營瀧野鈴蘭丘陵公園官網上都有巴士時刻表,注意回程時間即可。
我們到真駒內巴士站已排了長長人龍,前方的大陸留學生說這些人都要去**大學,
等會兒就會全數下車(他就是其中之一).......,果然最後只剩我們搭到公園。
說到交通,我其實好想交代一下國營瀧野鈴蘭丘陵公園交通優惠方案!!
無奈有一部分,我真的忘了。官網上根本沒這類優惠資訊,簡直是隱藏版啊。
那天在真駒內站,因為跟站務人員確認巴士時間,對方突然給了我們一張票卡,說了一堆根本聽不懂,
後來猜測大概是憑券轉乘巴士有優惠這樣,去程,原本大人440日幣→360(6Y下免費)。
既然去程有優惠,回程巴士轉搭地鐵應該也同理可證,一整個台北捷運轉公車的概念@@
省錢歐爸在下車前還是問了司機,有問有機會,記得真的有便宜一些......
只怪我當時很懶,優惠證明也沒拍照,總之,想省錢的就多問一下,沒差這些小錢就算了。
說遠不遠,半小時後在「すずらん公園東口」站牌下車,當下實在有點傻眼,
因為大到看不到公園入口在哪,也沒半個人影,還好在小木屋內發現有公園地圖可用。
東口,其實離巴士站不遠。首先得投幣購票,大人410,小學生以上80。
國營瀧野鈴蘭丘陵公園的大型遊具,分為兒童用的「兒童之谷」與青少年的「森のすみか 」。
我們的目標只有「兒童之谷」,園區很大「兒童之谷」只占了縮圖中紅色區塊。
9:30的氣溫大約20度,偏涼,約莫中午才會有夏天的感覺,日落後又是偏涼的溫度。
國營瀧野鈴蘭丘陵公園將遊樂區巧妙融入大自然中,原來,國家公園可以這麼好「玩」!
初體驗的是這個看似荷包蛋造型的遊具,類似跳跳床墊,不費力的奔跑彈跳,孩子玩到欲罷不能。
整個兒童之谷的遊具,適合小學生以下,考量學齡前的幼兒,大人陪玩也是OK的喔!
地表一根根突出的火山,很像交通錐造型,這遊具充滿彈性,可以攀爬訓練臂力,也可使勁彎曲。
兩兄妹則當場直接玩起追逐與躲貓貓遊戲。
經歐爸示範,我才知道原來這是溜滑梯啊!好刺激!
戲水區只有夏季開放,今日包場了,若怕孩子玩得太嗨,請記得多帶一套衣物。
往前走就是驚險萬分的熔岩溜滑梯,約3層樓高度,這是一項連大人都好想挑戰的遊具。
限定3歲以上兒童,必須戴安全帽,由上往下看,筆直又陡的滑道,第一次嘗試真的需要勇氣!
我抱著哥哥直衝而下,完全挑戰媽媽的極限(有點怕怕),果然非常刺激!!
3Y以下就挑短坡道,請順著樓梯走,這一道滑梯長度只有一半,相對安心不少,比較適合小小孩。
這個造型特異的螞蟻窩與後方的螞蟻窩之塔,可說是兒童之谷的地標。
妹醬稱螞蟻窩之塔為「螞蟻的家」,這裡推車無法入內,就放在入口外。
一層層往上探險,尋找螞蟻的足跡,不時會發現螞蟻模型,最後再從最高處「咻」滑下來。
有點室內雲霄飛車的FU,在黑暗中隨著彎道高速前進,滑到終點頓時豁然開朗。
妹醬對螞蟻的家,情有獨鍾,一玩再玩,然後還自稱螞蟻,在立體地圖上流連忘返。
從螞蟻的家,能眺望到兒童之谷的大草原運動場、軟綿綿的蛋、彩虹之巢巨蛋,視野很棒。
經過螞蟻窩隧道就是彩虹之巢巨蛋。
彩色網狀編織的遊具,象徵彩虹之巢,盡情爬上爬下是消耗精力的好所在。
彩虹之巢巨蛋室內還有家長休息區,醫護站,對面則是軟綿綿的蛋。
軟綿綿的蛋,其範圍比火山區橘色彈跳墊大,後方又是大草原,有種在大草地上奔跑彈跳的錯覺。
剛好巧遇戶外教學的學生,哥哥不怕生的跟在大哥哥姊姊身後,彈上跳下充滿此起彼落的歡笑聲。
大草原運動場,可免費借大球,怎麼玩呢?
大人小孩合力將大球推至山丘,再將球往下推,追趕著球,這絕對也是一項耗費體力的遊戲。
可惜妹醬不賞臉,沒機會將球推至山丘最上方就折返了。
國營瀧野鈴蘭丘陵公園以鈴蘭花聞名,每年6月是盛開的季節,園區內還規劃了鈴蘭花小徑,
可惜,7月花期已過,雖然無緣見到如吊鐘般隨風搖曳的鈴蘭花,但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,
不時有各色花卉穿插點綴其中,甚至薰衣草也來參一腳,十足夏季風光,亦是美不勝收。
國營瀧野鈴蘭丘陵公園的夏季也好適合野餐~~有機會,記得帶上野餐墊,再來吧!